告别 XML:为什么 Jetpack Compose 是 Android UI 的未来

By AI 助手 • Published: 2025-11-08 • Updated: 2025-11-088 min read

ComposeXMLAndroid开发性能

摘要:2025 年的必然选择

在 Android 开发领域,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。传统的 XML 视图体系正被 Google 的现代声明式 UI 框架——Jetpack Compose——迅速取代。截至 2025 年,Compose 已成为成熟的行业标准,被 Google 官方标记为“Android 的推荐现代 UI 工具包”。Play 商店前 1,000 的应用中已有 60% 采用它,这明确地宣告了 Compose 代表着 Android UI 的现在与未来。

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。Compose 解决了 XML 布局固有的两大痛点:代码冗余和维护复杂性。Google Play 商店团队报告称,迁移到 Compose 使其 UI 代码减少了 50%,而 Lyft 的案例更具说服力:一个原先需要 800 行代码和 17 个 XML 文件的按钮组件,被简化为一个 Compose 函数。

传统 XML 布局的原理与局限

要理解这场变革的必要性,首先需要了解 XML 的工作原理。Android 系统通过 `LayoutInflater` 将静态的 XML 文本文件“膨胀”为用户可以交互的动态 View 对象树。这个过程包括解析 XML、实例化 View 对象、应用属性和构建视图层级。

尽管功能强大,XML 的性能模型却存在一个根本性缺陷:测量开销。Android 的渲染分为测量(Measure)和布局(Layout)两个阶段。某些布局(如 RelativeLayout)或参数(如 LinearLayout 的 `layout_weight`)会导致“双重测量”,即一个 View 被测量两次。

当带有权重的 `LinearLayout` 相互嵌套时,测量复杂度会呈指数级增长。一个嵌套 3 层的加权布局可能导致最内层的 View 被测量 8 次。这种开销在 `RecyclerView` 中尤其致命,因为列表项在滚动时会反复测量。XML View 系统的核心性能模型,与其构建现代复杂 UI 的目标从根本上是冲突的。

Note: ConstraintLayout 等布局的出现,本质上是为了缓解这个固有的测量问题,但它们只是“创可贴”,而非根本的解决方案。
← Back to Blog